◆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
◆ 手机QQ扫描二维码,点击右上角···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
前几天分享了一篇关于对子的信息,说两方面的对子都可以入手了,并且做了一个五天的规划。排列三第二天就如期而至了,3D一直滞留到今天——也就是第五天,相当于是规划中的最后一天。虽然我们做了五天的规划,但预期了一天风险期,说白了实际是有六天的守候期。这些都不重要,甚至结果都不是特别重要的。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调整心态,如何面对。
别看我说起来五天、六天这么轻松,你听起来也觉得很有道理,没有一点压力感,但是实际真正操作起来却完全不一样。当你真正付出成本的时候,心态是完全不同的。以我之前一些朋友共同参与的经验来说,到今天基本上有两种情况,特别是刚参与没多久、还没有成本积累的时候:
一种是没有把握,不太敢向第六天迈进,因为第六天的付出就要稍微多一些了;
还有一种就是到了第六天还没出现,一心想着集中所有力量孤注一掷地冲第七天。
因为失败代表损失,为了一次能把损失弥补回来,所以决定第七天拼一把。
那这两种心态,哪种对呢?我个人认为两种方法都不对,它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决定。首先根据今天的出号状态来判断:如果出号的状态不是特别好,那完全可以在第五天的时候退一步,争取第六天的机会;如果感觉不错,那就直接步入第六天。事实上,多数朋友是没有这种“感觉”的,有的也是盲目的感觉。
什么是这种“感觉”?说简单点就是数据做多了。像7000多期的历史数据,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都分析过,甚至特别的时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,哪些数据的间隔大概是多少,连出是多少……这个不需要记得太清楚,数据做多了、看多了,自然就会有这种直觉。就像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,对那种事情的感觉往往还是比较靠谱的。
如果你没有做过多少数据,完全凭一种“感觉”行事,那就有些盲目了。所以我说很多朋友不具备这种感觉。因为时间有限,各自的专业不同,所以在直觉上有所差异是很正常的。
那如果没有这种直觉怎么办?也很简单。首先要依据规划的期限,在规划的期限内看自己的成本。比如说今天对子没有来,明天是否要用风险期?
那你首先要想到的是:如果明天的风险期失败了会怎样?会不会损失所有?还有没有机会回旋?如果有,那么可以考虑使用第六天的风险期;如果没有,就果断放弃。即使第六天出现了,也要果断放弃。不要看到没有用第六天的风险期,结果对子来了后悔得要死。
注意,在守号的路上永远没有“最后一天”这么一说。哪怕一组数字守了一百天,第一百零一天也不是最后一天。这个时候,“活着”是最重要的。
不要看到出现了就后悔得要死,这种心态不可取。你要想到,就算这次侥幸收获了又如何?能收获多少?如果能收获成本的很多倍,还可以考虑冒一下险;如果收获不多,那根本不值得冒险。你要想,就算你这次侥幸收获了,下次遇到这样的事情,还能这么幸运吗?一次幸运可能会让你突破底线走到第八天,只要有一次不幸运,那就彻底崩盘了。
玩这个游戏,我和很多朋友的想法不一样。很多朋友是想着“明天收获了将如何如何”,比如不仅所有的成本都回来了,而且还能赚一笔。但如果明天不收获呢?你还有没有机会,这才是重点。
收获了,你还用去花时间想怎么面对吗?收获了,你想怎么面对就怎么面对,主动权在你手里。不收获怎么办?你只有两条路,要么放弃,要么苦苦支撑。既然如此,那何不在参与前就把失败的打算都考虑到?这样即使失败了也能很快整理好心态,重新面对。最坏的一面都已经做好了准备,那就只剩下好的一面了。
所以我每次做决策和收获没有太多关系,都是在努力改善失败后的一个局面,甚至可以说,所有的核算分析都是为失败准备的。在很多人眼里,可能今天有一个好的数字,明天收获了就成功了,所以很多人到处观察,看哪里能捡个便宜得到一个那样的数字。而我是努力把所有的失败都给封死,当失败没有了,它只能剩下成功。
我本人不用看今天的结果,如果今天没有收获,我肯定会走到第六天的。不管怎么说,第六天都是机会。几千块的成本对我来说没有太大压力,所以我会走。其他的朋友就要根据自己的切实情况进行选择了。
除了心态之外,这个游戏赚的就是认知和时机的钱。把握时机不用多说,但认知不太好解决,包含很多方面。为人处世、人情世故都属于认知范畴,甚至把握时机也算是认知的一部分。有些人天生认知就好,有些人这方面就差一点。
就像做生意一样。你文化水平高,又很讲义气,又比别人能吃苦,做生意未必一定赚钱。而那个文化不高的,有时看着笨笨的,反而生意做得不错。这是为什么?有很多都是认知带来的差别。
我从单方面举个例子吧。之前我在其它社交号上有过这么一件事情:在我记录的一些内容里,有个添加关注不久的朋友留言说:“说来说去不就为了骗几个钱吗?我天天做分享推荐都是免费的。”这么多年也不止一次遇到类似的评论了,本来我都没放在心上。结果竟然有很多关注很久的粉丝跟着问:“老师有没有地群?我想加你的群。”其他人也跟着起哄。
别的我不说,你认为这样的粉丝有认知吗?
关注这么久,稍微有点脑子的会想到一个问题:我是做市场数据的,并不是做分享推荐的。这么多年我没有收取过任何人关于号码的钱,甚至一起玩的朋友,我从来不在数字选择上给出任何建议,基本上都是他们在自己选,我只是陪着亏本。多数情况下我都只占一成的份额,损失我出一成,收益我也分一成。有时候会有1.2成,那是因为做别的事情得到了0.2成。
哪来的“骗钱”这一说?
能这么说的人,基本上都是没有收益的人,甚至自己都不怎么玩。你想要有收益,他还有这闲功夫到处说这样的话吗?没有收益,敢玩得多吗?
如果细心一点,还会发现另外一个问题。就像昨天舟山的夏先生收获了六七个,前面两天基本没有收获,终于憋出了一个差不多的。我一成的份额有六千块的收获,整合损耗之后大概有一万多,去掉损耗计算大概有0.3成,也就是说我做整合计算的辛苦费用大约是1800元。如果我不去分享一些内容,泡一杯茶、点一支烟、守着电脑数据不出问题,两个多小时就能有1800元到手。这种情况下,你认为我对骗几百块钱的会员费感兴趣吗?
因为很多参与者也不会投入这么多,就算愿意交费,让他交也会非常不爽快。有的人花一两天时间拉几个人进群,嘴皮磨破了才骗了千把块钱的会员费,有时还不到这个数。花这么长时间、冒着违法的风险,换来一千块钱,有我坐在那里两个小时轻轻松松拿到1800元愉快吗?虽然不是天天有,但一个月也能遇到两次。夏先生只是其中一位,我有几个一起玩的朋友呢?
现在我说几百块钱一节课我不愿意教,你还奇怪吗?
像昨天夏先生的数据完全是提前做的记录,哪一个号码他个人具体收获多少都清清楚楚,什么号码用了多少成本、哪个号码是怎么出的,规划得明明白白。很多朋友可能会说,这就是一个数据,你自己又不玩。确实有很多人是这样的。我所有的数据综合在一起是有收益的,几千块钱的成本,别说多了,有百分之八九十的收益。我不玩才是有点问题。
再说这个数据是朋友的实际数据,他也在我的粉丝列表里,如果数据不对,他会认可吗?要说多的实现不了,一个月几千万的收益还不是难事,何况我还有企业风控的工作呢?
一起玩的朋友也有损失的,如果把他们损失的事情分析一下,他自己都会觉得确实有些笨,不会处理事情。但这样的事情是实实在在发生的。所以认知也很重要,不说有多好的认知,起码要具备,再具备一些辨别能力,这样才能最好地避免不愉快的事情。